《托拉》應反復研讀, 因為它包羅一切; 要對它反思, 直到老去也要孜孜不倦; 學習《托拉》不得心神不安。這是最好的準則。

——— 《塔木德》

《聖經》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猶太人曾被多次召集起來學習上帝授予他們的律法。摩西這樣命令各長老: “ 把你們各支派的男人、女人、孩子都召集來, 將這些律法說與他們聽, 讓他們研讀。”

摩西死後, 約書亞成為猶太人的領袖。上帝第一次召喻他就說:

“這《律法書》不能離開你的嘴, 要日夜誦記, 好使你謹守書上所寫的每一句話。”

在猶太教中, 勤奮好學不只是僅次於敬神的一種美德, 而且也是敬神本身的一個組成部分。在世界上所有的宗教中, 把學習和研究提到這樣高度的, 幾乎絕無僅有。

《塔木德》中寫道: “無論誰為鑽研《托拉》而鑽研《托拉》, 均應受到種種褒獎; 不僅如此, 而且整個世界都受惠於他; 他被稱為一個朋友, 一個可愛的人, 一個愛神的人; 他將變得溫順謙恭, 他將變得公正、虔誠正直、富有信仰; 他將能遠離罪惡、接近美德; 通過他, 世界享有了聰慧、忠告、智性和力量。”

學習之為善, 在於其本身。它是一切美德的本源。

12 世紀的猶太哲學家、猶太人的“亞里斯多德”, 精通醫學、數學的邁蒙尼德明確把學習規定為一種義務:

“每個以色列人, 不管年輕年邁, 強健羸弱, 都必須鑽研《托拉》,甚至一個靠施捨度日和不得不沿街乞討的乞丐, 一個要養家糊口的人,也必須擠出一段時間日夜鑽研。”

由這一原則所帶來的結果是形成了一種全民學的傳統。儘管並非人人都有“ 研習” 的能力, 但確實人人都把各種程度的“ 研習” 視作當然之事。

這樣一種為學習而學習的傳統, 對長期流散的猶太人尤其是其中的青年人來說, 在調節其心理、保持其民族認同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即使從現代的立場上看, 作為一種卓有成效的培養、激發人們的學習積極性的價值觀念來說, 也深深浸透著猶太人的獨特智慧。

在猶太人看來, 不管一個人到了多大歲數, 也不論他有多麼貧窮,只要他是人, 就可以學習。人們可以透過學習保持“ 青春”, 保持年輕人的心態, 還可以通過學習而獲得“ 財富”, 取得精神上的富足。

“忍凍學習的西勒爾” 的故事, 是一個為猶太人熟悉的故事:

名垂千古的西勒爾年輕的時候, 抱著一個很大的希望, 那就是專心致志研究《塔木德》。可是, 他沒有足夠的時間, 也沒有充裕的金錢。

因為他實在太窮了。

在左思右想之後, 他終於發現了一個辦法: 拼命地工作, 靠工錢的一半過活, 把剩下的錢送給學校的看門人。

“這些錢給你, ” 西勒爾對看門人說, “ 不過, 請你讓我進學校去聽課, 我很想聽聽賢人們在說什麼。”

西勒爾就靠著這種辦法聽了不少課, 可是他的錢實在太少了, 到最後他連一片麵包也買不起。這時候, 看門人堅決地攔住了他, 不再讓他走進學校一步。

怎麼辦呢? 他終於找到了一個好辦法。他沿著學校的牆壁慢慢爬上去, 然後躺在天窗邊。這時候, 他就可以清楚地看見教室裡面上課的情形, 也可以聽到教師講課的聲音。

安息日前夕, 天寒地凍, 冷風刺骨。第二天, 學生們照常到學校去上課, 屋外陽光燦爛, 可是屋裡卻漆黑一片。

原來, 西勒爾躺在天窗上, 已經被凍得半死。他在天窗上已經躺了整整一夜了。

從此以後, 凡是有猶太人以貧窮或者沒有時間為藉口不去求學, 人們就會這樣問: “你比西勒爾還窮嗎? 你比他還沒有時間嗎?”

《塔木德》中有這樣一些話:

“對於像孩子那樣學習的人, 我們把他比做什麼呢? 就像用墨水在新鮮潔淨的紙上書寫。

但對於像老人那樣學習的人, 我們把他比做什麼呢? 就像用墨水在破舊不堪的紙上書寫。

世界只為了學童們的呼吸而持久存在。”

拉比阿基瓦是一個貧苦的牧羊人, 直到40 歲才開始學習, 但後來卻成了最偉大的猶太學者之一。

拉比阿基瓦在40 歲之前什麼都沒有學過。在他與富有的卡爾巴·撒弗阿的女兒結婚之後, 新婚妻子催他到耶路撒冷學習《律法書》。

“我都四十了, ” 他對妻子說, “ 他們都會嘲笑我的, 因為我一無所知。”

“我來讓你看點東西, ” 妻子說, “給我牽來一頭背部受傷的驢子。”

驢子牽來後, 她用灰土和草藥敷在驢子的傷背上, 於是, 驢子看起來非常滑稽。

他們把驢子牽到市場上的第1 天, 人們都指著驢子大笑。第2 天又是如此。但第3 天就沒有人再理那頭驢子了。

“去學習《律法書》吧, ” 阿基瓦的妻子說, “今天人們會笑話你,明天他們就不會再笑話你了, 而後天他們就會說: ‘他就是那樣’。”

阿基瓦妻子的意思就是他40 歲去學習, 即使別人會嘲笑他, 但是第3 天就不會嘲笑了, 因為什麼時候學習都不遲。

因此, 猶太人常把西勒爾說過的一句名言掛在嘴邊: “ 此時不學,更待何時?” 以此激勵自己或鼓勵別人去學習知識。

只要是活著, 猶太人總是不停地學習。因為對猶太人來說, 學習是一種神聖的使命。猶太人認為到達天國以前, 人必須要不斷地學習。學

問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所有的猶太人一向秉持著這樣一種觀念: 肯學習的人比知識豐富的人更偉大。

在猶太人眼中, 學問不只是學習, 而是以本身所學為基礎, 自行再創造出新東西的一種過程。學習的目的, 不在於培養另一個教師, 也不是人的拷貝, 而是在於創造一個新的人。

在猶太人看來學生有4 種: 海綿、漏斗、篩檢程式、篩子。

海綿把一切都吸收了; 漏斗是這邊耳朵進那邊耳朵出; 篩檢程式把美酒濾過, 而留下渣滓; 篩子把糠秕留在外面, 而留下優質麵粉。

因此, 猶太人宣導: 學習知識, 應該去做篩子一樣的人, 只有學習才能使人更接近完美。

日本人和猶太人對學習態度有很大區別。

日本人把做學問稱作“ 勉強” ( 在日語中, 做學問一詞即為漢字“勉強”。) , 意為強制性地激勵自己努力學得一技之長。在做學問上, 日本人也需要激勵和強制的手段。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私塾, 日本孩子每天的學習生活都是“ 痛苦的”。

和日本人的“ 勉強” 相對, 猶太人把學習稱作“ 重複”。從字面上看, 它的意思是親自讀、說、聽, 多遍地練習, 最終將文章全部內容記住。這種韌性在猶太人當中是普遍存在的。

這種韌性是在猶太人的生活方式中養成的。年復一年, 猶太人在自己的節日到來之際, 整整一周時間都會吃一種無味的麵包, 以體味辛勞的感覺。飯後, 他們還要誦讀經文, 感謝上帝的恩賜。猶太人在漫長的歷史中一直遵守著這種傳統。

在這種環境中培養出的猶太子女, 即使不聰明, 也會不斷地通過練習和複習來達到對某事物的理解。正是這種努力進取的熱情使猶太人比別的民族明顯高出一籌。發明家愛迪生說: “ 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

猶太人對教育的熱情早就人所共知。在希伯來語中, 教育是“hinu kh”, 有服務、奉獻之意。就是說, 教育不是知識的傳授, 而是培養能為上帝和社會做貢獻的人才。

猶太人喜歡探索, 敬畏事物背後隱藏的神秘。猶太人關心的問題不是人類掌握了多少知識, 而是擁有了多深的造詣和洞察力。

猶太人在教育方面最大的特點應該是貫徹完全的幼稚教育和一生學習的生涯教育。對日本人來說, “勉強” 是一種苦行僧式的生活, 但是,對於猶太人, 學習卻是一生的課題。

70 多年前, 有一個基督教徒想在街上雇一輛馬車。他環顧了一下四周, 發現不遠處有一排猶太人的馬車。走近一看, 馬正在吃草, 卻找不到車夫。他就問在路上玩耍的小孩: “ 車夫哪去了?” 小孩回答說:

“在車夫俱樂部吧。” 於是, 這個基督教徒就來到街道深處的車夫俱樂部, 看到在狹窄的屋子裡面, 車夫們都在學習《塔木德》。雖然是車夫,但他們一有時間就學習聖書。

這就是傳統猶太人的寫照。

猶太人實行的是“ 投入式” 學習法。

在研究《塔木德》的學院裡的學生中, 很多都是從早到晚一直學習的。人們經常可以看到他們捧著書, 口中不停地讀著什麼。這種學習熱情真是讓人感慨萬分。

猶太人的學習方法可以稱作“ 投入學習法”。他們在學習的時候,動用全身的器官進行輔助。

猶太人學習是將眼睛看、口讀、耳朵聽等各種方式綜合起來, 而不是單純地閱讀。課文雖然單調, 但他們可以用一種旋律來吟讀。這種旋律和他們以聖歌為原形改造的歌曲( 做禮拜時吟唱) 的風格一樣。無論是《聖經》還是《塔木德》, 他們都用這種旋律來吟讀。

猶太人讀書的時候, 除了抑揚頓挫地朗讀, 還要按一定的節律左右搖擺。他們一邊用右手按著課本, 一邊動用所有能想到的身體器官, 按照文章的意思, 將自己完全投入進去。這種同時使用看、讀和聽的學習方法, 比單純默讀效果好多了。

猶太人早禮拜的祈禱文有150 頁左右, 如果每天早晨都反復朗讀,誰都可以記住。

普通的猶太人很少能用希伯來語將《聖經·舊約》全部背誦出來。

但《塔木德》的研究者卻有人能記住經文的全部內容, 他們就是用帶有節律的吟讀的方式將《塔木德》“印” 到大腦裡面去的。他們在記憶文章的線索時, 經常先背誦某一提示性的句子, 然後再反復誦讀《聖經》和《塔木德》, 直到眼前能出現所背文句的出處。

猶太人海歇爾博士就有這種卓越的記憶力。有一次, 一個學生給他借來一本非常珍貴的書。因為不斷地遭受迫害, 猶太教的典籍多數已經流失, 那本書就屬於殘存不多的孤本之一。

古籍書店表示要把這本書送給他, 而東岸書屋表示要幫他影印。海歇爾博士用兩三天讀完了這本書, 便_______對學生說: “謝謝你了。這本書已經全在我的腦子裡了。”

活到老, 學到老的學習態度, 視學習為終生使命, 再加上自己特有的“ 投入式” 學習法, 猶太人由此獲得比其他民族更勝一籌的處世智慧。

 

※塔木德版本眾多,作者未知,內容皆為網路轉載。

人生有起有落,願一同探討,可於粉絲團留言。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一仙居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